郑、卫两地的音乐是乱世之音已接近于慢了桑间濮上的音乐是亡国之
郑、卫两地的音乐,是乱世之音,已接近于慢了。桑间濮上的音乐,是亡国之音,它象征着政教散乱,人民放纵,臣下犯上欺上、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。. 凡音者,生于人心者也;乐者,通伦理者也。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,禽兽是也;知音而不知乐者,众庶是也。唯君子为能知乐。是故审声以知音,审音以知乐,审乐以知政,而治道备矣。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,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。知乐,则几于礼矣。礼乐皆得,谓之有德。德者,得也。是故
郑、卫两地的音乐,是乱世之音,已接近于慢了。桑间濮上的音乐,是亡国之音,它象征着政教散乱,人民放纵,臣下犯上欺上、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。
. 凡音者,生于人心者也;乐者,通伦理者也。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,禽兽是也;知音而不知乐者,众庶是也。唯君子为能知乐。是故审声以知音,审音以知乐,审乐以知政,而治道备矣。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,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。知乐,则几于礼矣。礼乐皆得,谓之有德。德者,得也。是故乐之隆,非极音也;食飨之礼,非致味也。《清庙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一倡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大飨之礼,尚玄酒而俎腥鱼,大羹不和,有遗味者矣。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,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,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。
审:审察,研究。
几:接近。
食(sì)飨(xiǎnɡ)之礼:食礼和飨礼,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的礼仪,具体仪式仪节已不得而知。
《清庙》:《诗经·周颂》篇名。周人祭祀先祖文王时演奏的乐章。
朱弦:即“练朱弦”,指弹奏的琴弦是经过练制并染红的。古代以水煮生丝叫做“练”,经过练制的琴弦,声音较低沉稳重,符合宗庙音乐的需求。疏:通。越:瑟底孔。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漆瑟,瑟底板前后两端各有一个椭圆形孔,即“越”。孔疏引熊氏说“瑟两头有孔”,出土实物正相合。该孔有调节琴音的作用,孔小则声急促,孔大则声舒迟。
大飨之礼:合祭先王的祭礼。
玄酒:指水,在祭礼中以水当酒。腥鱼:生鱼。
延伸阅读:
- 劳务派遣工有公积金吗?[图]
- 注册城乡规划师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?[图]
- 大三学生,考研、求职、留学如何选?[图]
- 职场人应该知道的帮人之道[图]
- 安全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怎么样?[图]
- 电子商务师是干什么的[图]
- 技术员岗位职责是什么?[图]
- 会计专业自我推荐信怎么写?[图]
- 宝宝的耳屎能挖吗?[图]
- 育龄女性8种必需的营养[图]